陳開源委員:
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我市耕地保護的建議的提案收悉,現(xiàn)答復如下:
一、關于“提高認識,強化政府和群眾對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意識”的建議。
(一)我局每年在“6.25全國土地日”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。一是在局門前或市中心廣場設立咨詢專場,擺設宣傳展板,為市民提供現(xiàn)場咨詢解答服務,同時利用電子屏滾動播放有關“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”政策;二是抽調工作人員組成若干小組到各鎮(zhèn)(街道)圩集、廣場派發(fā)宣傳資料,并接受過往群眾咨詢;三是通過在“陽春”報上刊登專版、新聞媒體對“6.25全國土地日”主題活動進行播報,擴大宣傳面。
(二)通過耕地衛(wèi)片整改、衛(wèi)片執(zhí)法等工作強化鎮(zhèn)政府(街道辦)耕地保護主體責任,同時我局派出督導小組、召開業(yè)務培訓會等方式指導鎮(zhèn)(街道)開展工作,在整改和執(zhí)法過程中,向村委會、村小組、群眾宣傳“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”法律法規(guī)相關知識,嚴肅查處違法違規(guī)占用永久基本農田行為,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,質量有所提高,進一步提高農村地區(qū)耕地保護意識。
二、“關于規(guī)劃引領,提高土地利用率,促進空間合理布局”的建議。我市正在編制《陽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(guī)劃(2020—2035年)》,并已完成了“三區(qū)三線”第三輪劃定工作,相關成果已逐級上報至省自然資源廳,現(xiàn)正按國家和省的相關要求進行修改完善。
三、關于“因地制宜,組織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”的建議。我市將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行動,對于新建高標準農田實施地力提升工程,包括土壤改良、障礙土層消除、土壤培肥等。其中土壤改良工程根據土壤退化成因,采取物理、化學、生物或工程等綜合措施治理;障礙土層消除工程采用深耕、深松、客土等措施,消除障礙土層對作物根系生長和水氣運行的限制;土壤培肥工程通過秸稈還田、施有機肥、種植綠肥、深耕深松等措施,保持或提高耕地力,實施測土配方施肥,使養(yǎng)分比例適宜作物生長。
四、關于“激勵復耕,提高農民珍惜土地、主動復耕的積極性”的建議。我市農業(yè)農村部門近年來對撂荒耕地的復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。經各鎮(zhèn)(街道)調查摸底,我市連片大于15畝撂荒耕地5.57萬畝,其中不具備復耕條件2.86萬畝,具備復耕條件面積2.71萬畝,現(xiàn)已復耕復種1.86萬畝,未復耕面積0.85萬畝。下一步我市農業(yè)農村部門在撂荒耕地的復耕復種工作措施:一是繼續(xù)抓好復種示范,加強對各鎮(zhèn)(街道)復耕示范點指導,在各鎮(zhèn)(街道)各辦1個50畝以上的復耕冬種示范點,種植經濟效益高的經濟作物,提高農戶種田和復耕積極性;二是加快改善灌溉設施。在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優(yōu)先考慮撂荒耕地地區(qū),通過項目資金傾斜,加大灌溉設施建設力度,改善撂荒耕地灌溉設施;三是強化檢查督導,成立撂荒耕地復耕工作督查組,通過開展不定期督查的方式,督促各鎮(zhèn)(街道)抓好撂荒耕地的復耕工作落實。
五、關于“統(tǒng)籌資金,加大對耕地保護的投入”的建議。我市將繼續(xù)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,市政府與鎮(zhèn)(街道)、村層層簽訂《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》,實施基本農田保護經濟補償機制,由各鎮(zhèn)(街道)統(tǒng)籌使用;筑牢糧食安全防線,在推動摞荒耕地復耕復種、加快墾造水田建設、做好拆舊復墾等工作中做好資金保障工作。
六、關于“加大挖潛,建立我市耕地后備資源庫”的建議。我市已對各鎮(zhèn)(街道)的工程恢復、即可恢復地塊進行實地調查,并于2022年1月完成對全市耕地恢復潛力調查評價及群眾恢復意愿調查,結果顯示:有3004個圖斑群眾愿意恢復為耕地,面積共32356畝。下一步,我局將結合自然資源部、省自然資源廳對耕地恢復工作的部署安排有序開展。同時,我局已于2022年3月完成全市墾造水田后備資源庫。根據市政府工作部署,到2023年底,我市計劃完成墾造水田指標30000畝,目前已完成第一期17個項目立項,建設規(guī)模5111畝,預計可新增水田面積4800畝,計劃于2022年7月開工,2022年12月底前完工;第二期項目已完成選址20644畝,預計可新增水田面積18288畝,該部分地塊正在由鎮(zhèn)(街道)進一步征求村民意見。
最后,衷心感謝您對我市耕地保護的關心,以及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。
陽春市自然資源局
2022年6月16日
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